相聲,最重要的是演員;若沒有演員,就算再好的腳本,都是紙上談兵。
很多人喜歡相聲,但不表示他們喜歡演相聲,小學生亦是如此。當一聽到說相聲需要站在觀眾前說話,許多同學不禁聞之色變,紛紛搖頭不要。搖頭的,就算了~
點頭的同學,就是老師們要找的演員人選。
因為做相聲演員的首要基本條件:敢上台講話。第二是,有表演欲。
具備兩項基本條件的同學,普遍上可以再分為兩大類型:
【一、演講派,二、搞笑派】
前者在精英版比比皆是,後者在普通班顯而易見。當老師的都知道,每一班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身懷絕藝的臥虎藏龍。平時不做功課、考試一塌糊塗的同學,卻是笑彈如珠的搞笑大師,有了他,班上一片歡笑,有時令老師愛恨交加、哭笑不得~
這些搞笑派同學,並沒有經過任何演講或詩歌朗誦的訓練,甚至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但是,他們說起話來口齒伶俐,不在演講派說話實力之下。
先說一說演講派~
演講派,指的是那些被老師挑選出來,經過專人培訓,代表班級甚至學校出征詩歌朗誦或演講比賽的人才。這類人才不論在咬文嚼字,還是背稿能力,或是演講台風,都比一般學生來得佳。他們說著一口標準的陰陽頓挫、翹舌兒化音,不只是字正腔圓,有時更是氣壯山河,乍聽之下以為在發表革命演說。
這就是演講派~這類人才往往會不知覺地被演講規範局限了自己的本性,就像李傑爾老師形容的“被其他靈魂入侵/上身”。所以,當他們說相聲的時候,表情欠缺自然也不豐富,過於標準的語音會脫離了群眾。
至於搞笑派,他們有自然的表情,但是語音完全不及格,或者可以這麼說:他們說話比較貼近群眾草根,說的是道地的本土聯邦腔。當然,這裡必須註明的是,我所指的“本土華語”並非那些市井用詞,如“Walao”“表廢啦”“做莫噢”,而是語調上和語氣助詞(啦、咯)的差異(本地腔VS標準普通話)。
這是我在分享會上播放的片段,用了我之前幾個學生表演剪接而成。請觀賞第一部分的遴選演員,觀察並比較兩個同樣段子的逗哏(女生VS胖子),從中可以發現到演講派和搞笑派的分別。一定要看哦~!
就像姚大哥打趣說我這個人,硬硬地非把學生分派不可,哈哈~其實,所謂的演講派VS搞笑派,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其實有時候,兩者的關係並不一定是魚和熊掌,非彼即此,因為有的演講派,也很會搞笑。再說,小學生不似大人,他們比較容易修改,只要老師們下點功夫,哪怕是嚴肅到關公附身的演講派,也能轉變成古靈精怪的韋小寶。
但是,到底演講派or搞笑派,何者比較適合說相聲呢?這點就要回到學相聲的宗旨:學相聲到底主要是培養我們的幽默感?還是提升我們的語言能力?
這個下回咱們有機會再探討~
最後,不管他是演講派,還是搞笑派,最重要的是他有心要學相聲,而且要有上台表演的慾望。再說,我們老師應該因材施教,哪怕他不會演講也不會搞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