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6月 28, 2012

教小學相聲的難題(三):選擇腳本之內容

教小學生相聲,最令我頭痛的是:內容適當的腳本。

中秋節,上層要我準備一段中秋節相關的相聲;畢業典禮,要一段有關畢業的相聲;教師節,要一段歌頌教師的相聲;環保日,要一段提倡環保的相聲……etc

環保相聲?一接到這個order,我立刻囧了三分鐘,環保也要硬扯上相聲不可?

如果我手上有一本『列出各個節日的相關相聲』的相聲選集,我絕對不會那麼頭痛、那麼煩惱。殘念的是,世上並無此奇書也~

重複這一句話:適合小學生的相聲段子猶如沙漠之水那麽難找啊,因爲99%的段子都是為大人(不管演員還是觀衆對象)量身而寫的。

小學生能演大人的相聲段子嗎?

當然能。你可以訓練你的學生背《黃半仙》、《歪批三國》、《承包記》這些大人才會聽得明的段子。縱使你的小瓜們演得似模似樣,但形在卻神不俱,因為學生自己不明白段子內容在說什麼,或毫無這等社會經驗/常識,更甭說台下的小觀眾個個鴨子聽雷,不知所云。

一段相聲若要演得好,先要得到演員本身的共鳴,或者演員對該段子的背景/內容有清晰的picture。沒讀過三國的小學生,不可能演好《歪批三國》;不知什麼是舞弊貪污,絕對演不出《承包記》。

小學生要演好一段相聲,首先相聲腳本的內容是關乎小學生本身的日常生活,即【校園生活】。問題是,(小學)校園主題的相聲真是屈指可數啊~

這時,老師們應該做一點功課了,把相聲腳本做適當的修改,以符合小學生對周邊事物的認知。套用我的英語教學專業的術語來說是:Adaptation of material~

一些老師可能會被嚇著:改相聲腳本?很難咧!!

非也非也,我一開始也認為修改相聲很難,後來當改了幾次,發現原來改相聲腳本還蠻好玩的,尤其你在重新設計包袱(笑點)的時候,你會邊改邊笑的~XXDD


【內容一:校園生活】

這個adaptation可以兩個方法,一是把學生本身的學校環境,如【校名和校歌】嵌入腳本內,這樣演員和觀眾們才倍感親切~就如我改編的《說一不二》,裡頭的“二”(最後包袱)就是『安邦二校』。

二是把原本腳本的人事物,通通換成校園角色,如【老師、班長、巡察員】,這樣可把原是難以明白的腳本更貼近小學生的周遭生活,例如我改編的《誰是班長》,原本是棒球的一壘、二壘,都我改成『班長、副班長』。

請觀賞此影片的第二部分:


老話一句啦:取材于生活上切身體驗的相聲腳本,才是好腳本~

【內容二:價值觀】

相聲,絕非低俗或無厘頭的笑話。相聲之所以歷久不衰,其中原因是它讓你狂笑的同時,也讓你深思。大部分的相聲都有隱喻的價值觀,有的是批判性的,有的是啟迪性的,像《數字人生》讓觀眾醒悟,原來自己日常言語離不開數目字~

小學生思想比較單純和直接,他們很難會get到太深的隱性價值觀,所以老師們就直接腳本內的價值觀改變成顯性。好像我改編的《環保害蟲寶麗龍》,裡頭就有一些很“明顯”的環保常識,或者《孔老師》,我就通過捧哏的嘴呼籲台下小觀眾,“要時時刻刻體會老師的辛苦”云云~

怎這麼說,相聲是一種教育手法,通過相聲而帶出道德價值觀,這樣小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刻,我想這也是相聲藝術的社會責任吧~

除了相聲腳本內容,相聲類型也會影響小學生演相聲的效果……下回再分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