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8月 17, 2009

台灣冒險第二集:勇闖阿美族部落!

行程:花蓮市---光復鄉---馬太鞍部落---太巴塱部落---馬太鞍濕地文化園區---豐年祭晚會

部落裏流傳著一個傳説,很久很久以前,發生了一場嚴重的旱季,農作物歉收,導致部落人民陷入飢荒。這時候,他們發現一種白色的螃蟹,吃了它能頂三天三夜的飢餓。後來,因爲這種白螃蟹的大量湧現,終于讓部落幸免于毀滅。爲了感恩這種白螃蟹,部落人民把部落改名為“太巴塱(Tafalong)”,因爲太巴塱在阿美語的意思是螃蟹。

一位叫谷拉斯的太巴塱青年解説員告訴我們這起傳説,這也是爲什麽太巴塱部落用螃蟹當作他們的部落圖騰。過後,我們緩緩地從太巴塱望族大屋Kakida’an走出來,騎上機車,享受沿途上安靜樸素的農村風光,回到另一個部落——馬太鞍部落。

部落的童真——遇上阿美族小朋友

7月28日星期二早上6點半,我們“肉骨茶”拖著沉重的大背包和疲憊的身軀,離開了花蓮市,搭莒光號火車南下到光復鄉,開始我們第二天的原住民之旅,也是第一次親身體會原住民的生活。我們7點40分抵達光復站,然後便和馬太鞍部落生態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的負責人蔡依靜小姐會合,再載我們去馬太鞍部落。雖然身軀的疲累多多少少干擾了旅遊的心情,但一想到能親身踏足原住民的部落,整個人不禁心曠神怡。今天,我們要踏足的部落是太巴塱部落和馬太鞍部落,都是阿美族的社區部落。

Photobucket

多麽可愛的原住民小朋友!

部落,這兩個字的意思,通常指的是山林内陸的落後地區。然而,光復鄉這兩個部落無疑地給了我們對“部落”的全新詮釋。我們一抵達馬太鞍濕地文化園區的時候,發現一個意外驚喜,那就是我們竟然碰上了一大群的阿美族小朋友,看到可愛又活潑的原住民弟弟妹妹,簡直要直呼感恩。原來,我們有幸遇上了一個原住民小朋友的生活營,而我們今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會和這群小原住民度過呢!

“小朋友們,他們是來自馬來西亞的大哥哥。”

“Nga ai ho, faki”小朋友齊聲道。(阿美語:你好[Nga ai ho],男性長輩[Faki])

在馬太鞍部落中,我們學習了不少的阿美語,不過,最令我們瞪大眼的阿美語,就是這個:Mao lah kako kisowanan,這麽長的一句話,其意思只不過是三個字的“我愛你”。馬太鞍部落的解説員拉藍先生説道,這是因爲原住民的愛很大很長。嗯,說得也有道理。但是,在認識阿美語的同時,我們有個大發現,原來我們馬來西亞國語馬來語竟然有些詞彙是和阿美語長的一模一樣!如,鷄[Ayam]、五[Lima]、十[Puluh]和我們[Kami]等等,驚訝之餘,内心有股親切的感覺,原來我們是一家人啊。

早上,我們便和小朋友們一同到馬太鞍社區部落尋訪一些出名的部落人家,如馬太鞍古屋和第66代酋長之傢。從中,我們也逐步認識了阿美族的一些風俗和文化,尤其是其獨特的母系制度。我們也體驗了如何用籐編織阿美族一些用具,並同時洗耳恭聽了部落老伯伯說的一些口耳相傳的老故事,最爲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患有皮膚病的勇士(Kalaliufadah)保衛馬太鞍部落抵抗外侵的故事,老伯伯説道因爲他的英勇,馬太鞍部落得以維護至今。

Photobucket

部落老伯伯正在教導如何編織阿美族藤器。

過後,我們便乘機車去拜訪另一個部落——太巴塱部落。這部落位于比較偏遠的地區,範圍也比馬太鞍來的小,深具南洋農村的味道,置身其中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谷拉斯帶我們拜訪幾個地標性的景點——望族之傢Kakida’an、太巴塱文化發祥地等等,讓我們更深入了解整個部落的歷史和文化。值得注意的是,被譽爲該部落初始之地的太巴塱文化發祥地出土了一堆古石板遺跡,可是並未受到當地的歷史傢重視,實屬可惜。

中午,我們回去馬太鞍部落,享受一場道地的部落美食,除了昨晚的烤山豬肉,還有牧草心、土雞肉、類似長豆的Galitan、泳泉菜湯、竹筒紫糯米飯,當然絕對少不了部落的王牌菜——鹽巴烤魚。午餐小休後,我們和小朋友們一起搭建茅草屋,接下來就是馬太鞍傳統的捕魚法——Palakaw。馬太鞍部落流傳下來一種很獨特且富有智慧的養魚法,養魚的道具曡成三層,最底層是養殖無鱗片的魚,第二層是養殖蝦類和螃蟹,而最上層則是食用魚。在Palakaw環節中,我們把第二層的蝦只抓上來,然後開始追捕那些“不幸”的魚兒。

Photobucket

風景明媚的太巴塱部落。


哈哈,和小朋友一塊兒捕魚,又是一番體會。別小看這群弟弟妹妹,他們抓魚技術比我們這個馬來西亞大哥哥來得厲害!最後,小朋友捕獲了7條大魚,而“肉骨茶”的戰績只有一條,我們輸了。當然,勝敗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過後令我們大開眼界的石頭蒸魚法。不說你不知,原來世上還有如此特別的蒸魚法。首先,準備好生魚肉和菜,放入裝滿水的籐制器皿,然後把黑膽石燒得火紅色(溫度近400度!),高潮來了,唦的一聲,火紅的石頭放入水中,產生大量的水蒸氣。不到一會兒,生魚肉和菜一併煮熟了,變成一道美味的魚菜湯。這就是阿美族人的原始智慧,不得不佩服!

Photobucket

阿美族的智慧結晶:石頭蒸魚法。


部落的精髓——豐年祭典


晚上的豐年祭,是我們在馬太鞍生活體驗的精華中之精華!如果來到部落,卻無法參與豐年祭的話,是蠻遺憾的;反之,如果能和原住民小朋友一同參與豐年祭,那是何等的幸事!感恩,我們是幸福的後者。當晚,我們束起了一身阿美族的勇士裝扮(“肉”還是赤裸上身呢!),和小勇士小公主們跳起了阿美族豐年祭的舞蹈。隨後,最精彩悅目、最震撼人心的一幕即將來臨,那就是點燃豐年祭典的聖火!

我們兩個大哥哥帶領小勇士們把聖火“請”回來,手持火炬,昂首挺胸地走回祭典中心,點燃了熊熊聖火,冒起濃煙將上達天上的祖靈,多麽神聖的一刻!拉藍先生領唱了一首祭典之歌,我們勇士們也跟著一同哼唱。

“嘿……嘿……海洋……嘿……嘿……海洋”

Photobucket

豐年祭晚會,肉骨茶大哥哥和原住民小朋友。


火焰隨著我們的祭典之歌愈燒愈烈,不管是小朋友還是大人,大夥兒這一刻的感覺,相信都是神聖又興奮的。啊!今晚的豐年祭真是太妙了啊!今天旅程活動以豐年祭晚會作爲美麗句點,相信豐年祭的旋律將伴隨我們進入夢鄉。

今天的超值花費(以新台幣計算):

交通:0(TR Pass)
太巴塱導覽費:200/人
馬太鞍體驗全花費:1400/人
住宿:630/人

總共:2230/人

備註:如果參與馬太鞍青年壯遊點的旅遊團,只需1500元(包括住宿),基於我們的行程無法配合,只好自己另行報名。


想看更多第二天的精彩照片,請點擊 Day 2 (28/7/2009)

沒有留言: